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一项重要医疗保障制度,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以下是关于2017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全解析,包括报销范围、比例、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报销范围
- 住院费用:住院期间的治疗费、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等可报费用及特殊病种的门诊可报医疗费用。
- 门急诊费用:治疗费、注射费、输液费、清创缝合费、针灸火罐费、B超费、心电图费、X线费、化验费等。
- 特殊病种费用:主要包括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织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血友病、肺结核病、苯丙酮尿症(10岁以内)、儿童孤独症等。
- 大病报销:合规的大病医疗费用。
二、报销比例
- 住院费用:乡镇卫生院不低于75%,二级医疗机构不低于60%,三级医疗机构不低于45%。
- 门急诊费用: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
- 特殊病种费用:具体比例根据当地政策规定。
- 大病报销: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三、报销流程
- 就医和费用结算:在住院时,出示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进行住院费用预结算,医院会出具预结算单。
- 提交报销材料:出院后,将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提交到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进行报销。
- 填写报销申请表格:联系所在地合作医疗的管理机构,通常是当地的医保中心,填写报销申请表格,并将费用凭证一并提交。
- 审核和报销:医保中心会对报销申请进行审核,并根据规定的报销比例和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费用进行报销。
- 报销款项发放:报销金额通常会直接存入个人的银行账户。
四、注意事项
- 报销时限:一般情况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间是一年之内,需要在就诊结束的当年申请报销,不可进行跨年度报销。
- 报销材料:必备材料包括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新农合医保卡、门急诊发票、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等。
- 异地就医: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特殊病种:特殊病种患者需提前向当地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通过以上解析,相信大家对2017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享受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了解报销流程与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