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投网 > 科技资讯 > 正文

超新星爆炸 质量10倍于太阳超新星大爆炸:死亡后竟是这样

导语:北京时间8月1日电据外媒报道,目前最新研究显示,观测一颗超新星遗迹的“心脏”,将会揭示超大质量恒星死亡的重要线索,以及这些戏剧性事件对其所在星系的影响。基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望远镜阵列的观测结果,一个研究小组构建了SN 1987A超新星的详细三维结构。1987年,天文学家观察到了一颗巨大恒星爆炸产生的碎片,与

北京时间8月1日电据外媒报道,目前最新研究显示,观测一颗超新星遗迹的“心脏”,将会揭示超大质量恒星死亡的重要线索,以及这些戏剧性事件对其所在星系的影响。

基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望远镜阵列的观测结果,一个研究小组构建了SN 1987A超新星的详细三维结构。1987年,天文学家观察到了一颗巨大恒星爆炸产生的碎片,与此同时,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超新星碎片中以前没有检测到的几个分子。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天文学家雷米·英德贝托(Remy Indbetto)说,天文学家在调查超新星时,对于超新星爆炸如何改变星际空间空,以及爆炸恒星的发光碎片最终如何冷却并产生新分子知之甚少。

他强调,基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望远镜阵列的观测数据,我们发现超新星爆发时出现了冰冷的“恒星尘埃”,揭示了对原始恒星本身的重要认识,超新星爆发是行星形成的基本结构部分。

SN 1987A是在第二类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一颗质量是太阳10倍以上的恒星,燃料耗尽,停止释放自身重力产生的内部牵引力。之后恒星的外部与内核发生碰撞,产生巨大的爆炸,从遥远的Tai 空区域可以观测到。

SN 1987A距离地球163,000光年,位于大麦哲伦星云。自1987年2月以来,它的爆炸射线首次到达地球,科学家们用各种仪器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颗超新星释放出大量的尘埃流进入Tai 空,形成屏蔽层,使得很多望远镜无法穿透进行观测。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望远镜阵列的射电装置可以穿透尘埃护罩,揭示深部超新星遗迹的内部结构。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绘制了SN 1987A超新星爆炸后形成的大量分子的三维结构。比如ALMA数据显示,超新星遗迹的心脏区域聚集了大量的SiO和CO。

此外,其他研究小组也对SN 1987A碎片的分子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多种分子,如甲酰氧离子、一氧化硫等。英德贝托说:“这些分子从未在年轻超新星爆炸的残骸中被探测到。研究人员对甲酰氧离子感兴趣,因为它的形成需要超新星爆炸物质的充分混合过程。”

结合以上观测,我们可以展示SN 1987A的详细成分,以及超新星遗迹内部条件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人员指出,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理解星系的演化。

英德贝托说:“目前很多星系的外观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新星事件。虽然只有不到10%的恒星成为超新星,但它们是星系演化的重要因素。”

SN 1987A超新星遗迹的3D图像发表在6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超新星分子组成的详细报告发表在今年4月出版的《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

在图中,艺术家描绘了SN 1987A超新星,显示了超新星遗迹寒冷的内部区域,ALMA望远镜探测到大量尘埃。超新星的内部区域与外壳完全不同,超新星的碰撞能量会在爆炸前释放出来形成一个气体包层。

图中紫色区域为氧化硅分子射流,黄色区域为一氧化碳分子射流。蓝绿色的环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空观察到的,研究人员将其呈现为3D结构。

天文学家结合三个天文观测装置的观测数据,形成了这张超新星SN 1987A的图像。红色部分是超新星遗迹中心新形成的尘埃,由ALMA亚毫米波长设备探测到;

绿色和蓝色部分是超新星爆发冲击波与周围物质环的碰撞;绿色代表发光可见光,由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空观测到,蓝色代表热气体,由NASA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观测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趣投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qthbsb.com/keji/64335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翔野 贪便宜399元买了台27英寸显示器:测试后给跪 下一篇: 迷你洗衣机 解放妈妈双手!大宇第三代mini壁挂洗衣机来了:洗烘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