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投网 > 投资理财 > 正文

信贷风险 建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信用风险管理须回归本源

导语:文章|中国金融,2018年第4期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营业绩,还关系到长远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改善,商业银行逐渐进入整体风险稳定可控的阶段。新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着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营绩效的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思考银行的起源及其信贷活动,积极探索实现新时期商业

文章|中国金融,2018年第4期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营业绩,还关系到长远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改善,商业银行逐渐进入整体风险稳定可控的阶段。新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着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营绩效的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思考银行的起源及其信贷活动,积极探索实现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新水平的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原银行对银行及其信贷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社会属性的特殊企业

银行既是商业银行,也是社会银行。银行以信用体系为基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银行广泛服务于各种社会经济领域,对公众利益有很大影响。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可以引导市场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预期,尤其是资本配置;银行处于社会信用链的中心,其破产将导致巨大的社会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银行商业行为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

银行的商业价值是通过提升社会价值来创造的。目前,只有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运用金融手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才能有效实现银行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不仅是商业银行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大银行的责任。

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信贷的自然使命

从银行信贷的起源来看,自然是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真实账单理论”。也就是说,银行发放与商品周转相关的自付贷款,用销售后的收入偿还贷款。信用活动以真实的工商活动为基础,可以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从银行信贷价值创造的基础和来源来看,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实体经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借贷资本以利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因此,实体经济是银行信贷活动价值创造的源泉,两者共生共荣。银行信贷活动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的灾难性教训告诉我们,偏离实体经济的本源,搞“脱离现实到空虚”,自娱自乐,会滋生、放大、扩散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信用活动有其客观规律

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信贷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规则:在信贷资产的整体控制上,要坚持“安全、流动性、盈利性”的“三原则”。戴蒙德和杜布维格在1983年提出的银行挤兑模型指出了银行的内在脆弱性。从全球银行业发展史来看,违反“三性”原则往往导致风险快速积累,最终导致银行业危机。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铁本、铁算盘、铁律”的“三铁”要求,尤其要牢固树立“实质重于形式”的观念,纠正“不循规蹈矩”的不良倾向,切实做好首付还款来源分析和渗透管理。在信贷生命周期管理中,要坚持“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面对信贷领域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只有严格执行贷款“三查”,才能充分掌握借款人经营状况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在信贷管理决策中,要坚持“风险、收益、资本”的平衡。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信托银行提出的“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各项业务的财务业绩及其对应的风险,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公司治理和控制机制的设计中,应坚持“内部控制、合规和风险”相结合。通过本行内部制度和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管理框架和制度流程,确保业务运营和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实施,实现合规和可持续发展。

回归原点是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

过去几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信贷资产质量的巨大压力。有经济下行等外部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有的银行曾经偏离了信用原点。比如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热衷于金融机构的资金交换,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变相提高融资成本,不尊重信用活动的客观规律,搞所谓的创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回归信用的本源,才能有效应对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挑战。

实现银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

服务实体经济既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要促进自身信用结构的不断优化。两者的有机统一考验着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能力和水平。面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复杂局面,银行需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解决问题,将实体经济服务与信贷结构优化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例如,推动产能过剩的解决和“僵尸企业”的清理,盘活存量,从陷入发展瓶颈的传统产业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弱势企业中“解放”有限的信贷资源,将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比如顺应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趋势和方向,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财力投入,利用好增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再比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信贷和普惠金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银企共赢、风险共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要求

实体经济是信用价值创造的源泉。“以客户为中心”不仅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并不是单方面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而是努力使自己的业务在结构上变得更强更好,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有效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同时增加利润,实现银行和客户双赢。

商业银行是职业风险管理者。在信贷活动中,银行不仅要控制自身风险,还要帮助客户控制风险,在与客户合理应对和分担风险的过程中,考虑如何通过专业服务创造价值。事实上,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包括对客户负责和帮助客户规避风险的要求。不以无原则的方式将风险推给客户,与客户共同应对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更高的价值追求。

尊重信用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科技管理的最新成果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银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胜利前进”的市场环境下,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些违背信用客观规律的不良现象:有的忘记了信用风险的滞后性,片面追求短期业绩增长;有的忘记了还款的第一来源是收回贷款的关键,把银行开成了当铺;有的忘记了信息不对称是风险滋生的“温床”,用所谓的“创新”层层嵌套来逃避管理;有的忘记真实性是信用安全的生命线,选择性地披露重要信息;有些人忘记了内部控制机制的价值,在关键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变革。这些不良现象的共同特征是违背了信用的客观规律,后果是加重了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面对新时期保持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要求,确实有必要尽快回归信用源头,回归信用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规则。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不恰当的所谓金融创新,导致资金只能在金融体系内部流动,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成为金融风险的滋生地,让一些人大谈“金融创新”。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停止改革创新的步伐,而且要在认真反思信用客观规律和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回归信用的本源,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推进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监控工具、风险控制手段、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安排机制,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激励约束不匹配、制衡不足”等信用管理基本问题。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把银行信贷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积极探索新时期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路径,积极规划信用结构的合理控制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区域发展格局也将呈现差异化趋势。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主动研究区域经济特征、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业务模式变化,在战略层面合理规划信贷资源分布格局,增强客户选择和价值创造能力。要帮助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消费等新兴领域;做好“三比一减一补”金融服务,在风险较高的地区加强差异化管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民生。

加强前瞻性信用风险防控

预警系统是银行前瞻性应对信用风险的必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优势,加强数据挖掘和系统应用,防范“黑天鹅”和控制“灰犀牛”,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客户信用风险在暴露前180天被预控,平均风险损失率仅为1% ~ 2%;提前90天采取措施,平均风险损失率为3% ~ 6%;提前30天采取措施,平均风险损失率为10% ~ 20%;没有预控措施,风险损失率超过50%。

做好信用风险前瞻性防控,一是梳理信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完善预警模型;二是要大力推进风险监控预警平台建设,实现对客户信用风险的统一监控,提高有效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三是建立刚性风险预警控制机制,实施风险信号分级管理,提高风险化解和处置能力。

构建清晰合理的信用管理责任制

信贷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执行不力是近年来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实践证明,没有明确合理的信用责任体系,难以实现信贷资产质量的持续稳定。

合理的信贷管理责任制不仅包括机构负责人的领导责任,还包括行、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以及信贷经办岗位负责人员的直接责任,覆盖信贷流程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在责任分配的制度安排上,突出了信贷风险防范的有效性,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信贷经办岗位直接责任的不足,更加注重强化机构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实现了管理重点和管理环节的转移。在实践中,这种安排有利于应对风险变化,调度管理资源,应对复杂情况,有效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同时,按照“违法必究、问责有理、尽职免检”的要求,完善责任认定制度。主要特点:一是以“违规”为问责前提,倡导合规文化;二是明确各类信贷管理岗位的分级职责和制度基础;三是建立“弥补错误”的积极激励机制。

建立清晰合理的责任体系和责任认定制度,使信贷管理责任覆盖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和全环节,有利于增强企业层面信贷风险管控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

加强管理薄弱环节监管,提高信用体系执行力

许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要加强对信贷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检查和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具体来说:一是加强评级超控率和评级违约率两个指标的监控,有效监督初始评级的合理性;二是加强审批质量的审核评估,督促审批人员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业务、重点客户审批标准的研究,准确把握实质性风险点;三是加强贷款审查,确保贷款前合规文件、抵押物收取、合同条款、担保程序等条件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加强对抵押物准入标准化的监督检查,及时评估抵押物价值评估方法和流程的有效性,提高抵押物评估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第五,重点开展内外部审计和监管检查,对问题重复、风险高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信用检查。

更加关注贷后管理会议在信贷流程中的关键作用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核心环节,不仅是信贷风险识别、评估和决策的过程,也是改善服务、发现商机、拓展业务的过程。在实践中,定期贷后管理会议是提高贷后决策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信贷业务流程整体水平和绩效的关键环节。首先,可以督促信贷客户更新和共享贷后信息,确保贷后跟踪行动及时到位;二是推进管理协调整合,提高整个授信流程的效率,通过定期贷后管理会议,将存量业务贷后决策意见作为审批的受理条件,推进风险分类、授信审批、贷款审核等后续操作流程,充分利用贷后检查结果,有利于形成整个授信流程的管理协同。

加强专业信用团队建设

一是配备信贷人员,满足信贷管理的需要。根据扩大信贷经营规模、增加信贷业务复杂程度的需要,配备不同资质等级的信贷管理人员,保证不相容岗位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制衡,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贯彻“四眼”原则。二是加强信贷人员培训和信贷文化宣传。加强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的专项培训,增强信贷人员的底线意识和合规意识,提高政策制度执行意识;开展信用文化教育,宣讲职业道德,总结信用规律,吸取教训。

完善信用管理评估机制

过去一段时间,银行经营管理考核存在“重业务指标轻风险防控”的倾向,导致对问题贷款的提取激励约束不足,导致基层运营机构对客户风险变化不太敏感。目前,有必要将风险因素纳入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以客户为中心、有效平衡风险和利益的评估机制。一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贡献评估体系,增加逾期贷款、关注贷款等流程评估指标,增强客户经理对信贷成本的敏感度,进一步强化业务条线风险管控意识。二是强化风险退出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差别评估等经济手段加快问题贷款退出。同时,对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项目、影响当前业绩的分支机构给予适当的评估补偿,增强运营机构对风险的敏感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趣投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qthbsb.com/touzi/60227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个人征信 全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获批 阿里、腾讯等共8家均分 下一篇: 周恩来逝世讣告 唐双宁追忆周恩来总理